藥食+穴位按摩調理產后出汗多
時間:2020-08-02 10:31 來源:健康飲食網 作者:中醫師 點擊:次

藥食+穴位按摩調理產后出汗多
有些孕婦生完寶寶后,多出個愛出汗的毛病,稍微一動就汗流浹背,一陣風吹過還冷得打哆嗦。這其實是產后汗證,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調理。
藥食調理1.浮小麥30克~50克,煎水后代茶飲。2.燕麥研磨成粉狀后,直接蒸食。3.黃芪20克、白術10克,燉雞。4.氣虛型:黃芪20克、白術10克、防風10克、生地10克、蓮藕適量,煲雞或鯽魚。5.氣陰兩虛型:花旗參10克,于晚上泡水,待第二天清晨飲水食渣。6.陰虛型:生地、玉竹煲湯。
穴位按摩可以選用關元、氣海、足三里、神闕、內關等穴,若為陰虛體質,可同時按摩三陰交、太溪。找到穴位后,用手指按壓,每日一次,每次10分鐘。
關元穴位于肚臍下10厘米處(四指橫放即為10厘米),在腹中線上,盡量仰臥取穴。
氣海穴位于人體的下腹部,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,將其分為十等份,從肚臍往下3/10的位置,即為此穴。取穴時,可采用仰臥的姿勢。
神闕穴,即肚臍,又名臍中,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。
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,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,腕橫紋上6.5厘米處。
太溪穴位于足內側,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。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,左腳和右腳各有一個。
更多精彩內容
健康零食